登機行李的電池攜帶規範|2025 最新整理

出國前整理登機行李時,許多人會擔心:「行動電源可以帶上飛機嗎?」「鋰電池能放托運嗎?」
這篇文章幫你整理 2025 年最新的鋰電池與行動電源攜帶規範,附上實用小技巧,讓你登機不慌張,也不會被安檢退件。

為什麼電池有攜帶限制?

鋰電池雖然方便,但若受損或過熱,可能引發火災。
因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與各國航空公司,都對鋰電池的容量與攜帶方式訂有安全規範,確保飛行安全。

鋰電池與行動電源攜帶規範總覽

類型 容量限制(Wh / 約略 mAh 對照) 托運 隨身行李 備註
備用鋰電池(行動電源) ≤ 100 Wh(約 ≤ 27,000 mAh) ✅ 可自由攜帶 不可托運,須防止短路
備用鋰電池(行動電源) 101–160 Wh(約 27,000–43,000 mAh) ✅ 須經航空公司同意 每人最多兩顆
鋰金屬電池 ≤ 2 克鋰含量 常見於相機、手錶、醫療設備
裝置內建鋰電池 建議關機並避免過熱
乾電池(AA、AAA 等) 建議與金屬物分開放置
鈕扣電池(CR2032 等) ✅(裝在裝置內可托運) 若為備用電池,建議放隨身行李並包好
智慧行李(內建電池) ✅(需拆電池) 若電池不可拆則禁止托運
⚠️ 標示不清的行動電源 → 可能被沒收
如果外殼沒有清楚標示 Wh 或 mAh,航空公司有權拒絕上機,出國前最好確認容量或查官網。

登機時的實用建議

  • 行動電源必須隨身攜帶:所有鋰電池與行動電源都不得放入托運行李。
  • 防止短路:可用膠帶貼住電池端子,或放入原包裝中,避免與金屬物接觸。
  • 避免高溫環境:登機前不要長時間充電或放在太陽下。
  • 在飛機上使用:多數航空禁止邊充電邊使用行動電源(特別是廉航),建議拔掉電源線再使用。
  • 出發前查規定:部分航空公司對行動電源容量或數量有限制,建議出發前查官網確認。

生活化補充與常見問題

  • 相機電池與備用電池:相機內的電池可隨身或托運,但備用鋰電池要放隨身行李中並分開包裝。
  • 離子夾、刮鬍刀等電器:若內建鋰電池,可隨身攜帶但不可托運;插電型則無限制。
  • 在國外購買的行動電源:部分商品只標示「mAh」,可用公式 Wh = (mAh × 電壓) ÷ 1000 換算。
  • 鈕扣電池裝置:遙控器、手錶、耳溫槍等內建鈕扣電池的設備可隨身或托運,不需拆除。

台灣人常犯的錯誤與小提醒

  • ❌ 把行動電源放進托運行李 — 禁止
  • ❌ 行動電源沒標示容量 — 可能被安檢退件
  • ⚠️ 相機多顆電池未分開包好 — 建議用夾鏈袋或膠帶固定。
  • ⚠️ 使用智慧行李卻忘記拆電池 — 若無法拆除,不能托運
  • ⚠️ 飛行途中使用行動電源充筆電 — 有些航空禁止,請遵守空服員指示。

小結

簡單記住三個原則,就能安心通過安檢:

  • 行動電源與鋰電池一律隨身攜帶
  • 容量 100Wh 以下可自由攜帶
  • 容量 101–160Wh 須航空公司同意,且限兩顆

掌握這幾點,就能順利登機,不怕被攔下。
若不確定產品容量或規定內容,建議出發前上航空公司官網查詢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