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於行李箱大小,
初步的了解就是依照行李箱的**幾吋標示**來選擇,
但這些尺寸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在購買時,也常常會糾結於:「**我該買 24 吋還是 25 吋?28 吋還是 29 吋?**」
其實工廠或行李箱品牌,對於行李箱的大小測量,主要有3 種方法:
一個立體的行李箱,從左下角斜到右上角(包含輪子),
測量出的長度,即為行李箱的吋數。
但這種測量方式比較困難,因此後來發展出更直覺的測量方法。
這是最簡單的測量方式,
直接從輪子底部測量到行李箱的頂部,
得出的高度即為行李箱的吋數。
由於很多人身邊不一定有皮尺測量,但可以查到產品的長寬高,
因此透過數據統計,得出了對應的行李箱尺寸對照表:
尺寸增加一吋,行李箱的空間一定會變大嗎?
理論上是如此,但由於**不同形狀的行李箱**設計不同,
即使尺寸相差 1 吋,實際空間可能沒有太大差異。
開模設計時,長寬高可以調整,
例如:同樣滿足 158 公分總和的行李箱,
修長型的可能測量出來是 29 吋,而較寬型的可能是 28 吋,
但它們的**實際容量相差不大**。
購買行李箱時,請根據**出國需求選擇尺寸**,
但要特別注意,**航空公司對托運行李的尺寸限制**:
📌 一般航空託運規定:長寬高總和不得超過 158 cm。
如果你對行李箱的吋數沒有概念,
可以透過 **容量(公升數)** 來換算,會更容易理解。(例如一桶水是20公升)
例如29吋行李箱長寬高是50*32*76cm (含輪),而輪高6cm
此時容量推估為50*32*76/1000=112公升
裝載空間就比較好想像能裝多少
計算方式:
🛫 挑選行李箱時,**選擇你喜歡的外型,並根據需求選擇合適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