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李箱屬於生活必備商品,隨處可見販售。
從路邊的清倉大拍賣,到團購團媽低價再低價,或是電商廣告不斷放送。
也因為良劣品質差異太大,
台灣政府規定,行李箱屬於,須經過"台灣標檢局"檢驗合格,方可販售的產品。

這邊先解釋一下台灣標檢局的檢測項目,
會針對行李箱進行這四項的檢測:行走/落下/裝載/伸縮拉桿。
而檢測這四個項目前,都會先將行李箱裝進一定的重量承重。
至於要裝多重去進行檢測?
標檢局只有一個最低的重量規定,業者可以指定最低重量(含)以上的重量去做檢測行李箱。
標檢局最小載重算法如下:
標示尺寸長(m)×標示尺寸寬(m)×標示尺寸高(m)×127= 最小載重(kg)
例如,29吋(76cm×50cm×32cm)的箱子,檢測要求的最小載重就是15.4kg。
如果業者指定測最小重量15.4kg就好,加上空箱重量,檢測總重大概就是20kg左右。
但一般29吋託運很常會裝到20-23kg,檢測若只做20kg的標準合格,其實就沒有什麼參考意義。
一般標檢局的檢驗證書上,不會標示實際檢測重量,只會有合格兩字。
要看到實際檢測的重量,只能詢問品牌方(賣家),或請對方出示檢驗機關的報告書上才有標示。

因此市面上的行李箱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別:
1. 未經標檢局檢驗合格
這類品質差,業者不願花錢送標檢局進行檢驗,從大陸批貨,低價銷售。
此類賣家通常非本業人士,較少提供售後服務,對於銷售的產品品質差異不太了解。
因為不需要負擔檢驗費,進貨成本低,經常大打折扣,購買時須注意售後與保固。
2. 標檢局檢驗合格,但品質參差不齊
這類業者願意花錢送標檢局檢驗,但只求低標過關。
此類賣家,通常也是以跟工廠批貨居多,
但是願意花錢送檢獲得商品檢驗合格的證書。
合格證書=品質保證,消費者信心度會增高。
但批貨(工廠公版箱非自行開發生產)無法掌控品質,因此對自身產品的配件檢測信心度不高,
通常選用低階的標準送檢。
檢測通過的話,也是有一張"標檢局檢驗合格"的行李箱證書。
只是消費者可能不清楚,這張合格證書的檢測標準是裝載多少公斤?
購買時,仍須留意是否價格與品質相符?
可以從行李箱的"用料" "細節" "外形是否常見" 做基礎判斷判斷,或是主動詢問客服檢測標準?
建議怕踩雷的朋友,可以選擇品牌經營多年信用好的購買,像是以下第三類。
3. 標檢局檢驗合格,品質優良做工精細
業者自行開發生產,在原料與配件選用上,品質都會較好,並在工廠端就已經先自行安排測試。
在標檢局檢驗時,標準也通常也會採用中高標準。
行李箱的外型也跟一般工廠大量批發的公版箱不同,做工細緻,
此類品牌(賣家),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售價也相對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