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不是那麼重視束帶與內裡織布,但我覺得這很重要。
手觸的質感,會讓人有高級的氛圍。
你想一下,你買的奢侈品包,哪一個不是皮感,襯布,甚至包裝袋質感拉滿拉好?
如果我行李箱配件都選用高檔的,總不能打開內襯布很糟糕吧。
何況內襯佔行李箱的比例這麼大(我說的是面積)怎麼能不重視?
一個行李箱要用幾碼的布,成本也佔不少,
好幾家品牌行李箱,內襯跟塑膠片沒兩樣,膠感十足。
若用差一點的內襯,的確是可以省蠻多錢。
於是我們跟好幾家布廠叫了樣布來看。
布料其實有好多不同種類,
一開始我們就鎖定“絨布”觸感,而且要厚一點,
手感摸起來舒適,衣服擺進行李箱被絨布內襯包覆,有種自己東西是高級感的錯覺。
束帶的質感肯定是要跟內襯配合的,
價格差別在於材質(尼龍/仿尼龍/PP)編織法,厚度(幾丹尼),寬度。
我們首先務必要選寬一點(最後選3.2cm),厚一點(至少1mm),特別一點的織法能配合內襯的感覺。
很多行李箱內里束帶寬度居然2.5/2.8cm…實在是不懂節省成本節省到這地步是為什麼?
窄窄一條,感覺就不牢靠而且固定不了行李吧...?
編織法我們選了安全紋,密紋,鎖邊斜紋。
喜歡密紋(左)的厚實感,厚度有1.3mm,
喜歡安全紋(右上)的光澤與紋路,
喜歡鎖編斜紋(右下)編織的特殊,但卻也是編織特殊導致會有比較明顯的皺摺感。
你們喜歡哪一款呢?
若是束帶要彩色,胚帶也只能選特定幾種紋路,就有可能我們喜歡的編織法但是胚帶無法做彩色(只能是黑色)。
若我們比較在意編織法,那我們束帶只能選黑色,團隊裡又是一陣投票。
若是束帶要上Logo,能選數碼印,熱轉印和膠印三種工藝。
但是上述提到的材質束帶用數碼印Logo是肯定會掉色的,膠印的話成本太高了……驚驚。
一開始我們本來想要束帶上有明顯的logo像我們設計款行李箱外箱束帶那種。
但可惜這種要用滌綸的材質,胚帶是白色的才能彩印上去,
廠家說沒人在用這麼高成本的材質做內裡束帶…
後來決定用別的方式做Logo,至於束帶寬度,還得配合之後選擇的插扣款式。
總之用料我們是決定的很快,內襯桃皮絨+質感握感佳的束帶。
然後就在內襯顏色 v.s. 束帶顏色或是束帶黑色但是束帶紋路配合內襯顏色與布料,這兩個選擇裡天人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