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訪廠


這次公司為了開新款行李箱的模具,花了好多時間比較各個廠家。

之所以會重新找工廠,主要是我這幾年下來,在製程上吃過太多的虧,導致後續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處理。

好的廠家,雖然負擔的生產成本比較高,但是會省掉很多麻煩,而且經營品牌我也不想賣給顧客爛東西。

最後選定了一家去年去廣交會交換名片的廠商,

這個工廠的老闆是台灣人,也是早期從台灣移過去大陸的工廠。

這位老闆是做模具起家的,2011年左右轉型投資做行李箱生產工廠,

目前九成以上的訂單,都是來自你聽過的國際大品牌。

一大早的飛機,一個多小時抵達後立刻坐上接駁車前往工廠。

早上六點出門,下午一點半才抵達工廠,簡單吃個麵就開始進行參觀討論製作。

生產線上的流程,之前拜訪萬國通路已經大致了解,

主要是看一下他們產線上人工組裝對箱殼保護,還有QC產品檢查。

這些流程如果嚴謹,那就會少掉很多後續出貨後的麻煩,包括髒汙,刮痕,車縫錯誤等等,

同時工廠環境的乾淨程度也很重要。

接著參觀模具射出成型,果然是模具起家的工廠,

在模具製作的精細與差異說明,都介紹得非常清楚。

之前本來在猶豫開模要用翻鋁還是全鋁,在參觀完之後,直接決定用全鋁。

模具的好壞,會影響成型的精細與耐用程度,這個真的太重要!

之前遇過的問題,像是箱殼高低差等等都是模具誤差造成,

還有機器手臂打洞的精細,刀具有沒有定時更換,

例如孔位打歪導致配件裝歪,都會造成行李箱在使用上有問題。

原料上的選擇,

這家工廠基本上全都用德國拜耳(科士創)的PC。

市面上便宜的行李箱,在很多地方可以偷工。

例如,原料上使用廢料或者使用好的材料,消費者在購買時根本無法判斷,

但是生產成本差異卻是極大。

使用廢料太多,會導致塑料的分子性破壞,就失去了原本該個材料的優勢,

例如像是本來PC韌性高,但廢料是二次回收後再用,原本的分子特性已經破壞,因此可能很容易破裂。

還有操作員有沒有按照流程生產,

例如,塑料在製作前還要先經過烘烤把水氣逼出。這樣射出成板時才不會起泡。

少一個步驟偷工,就會造成加工成型無法挽回的重大瑕疵。

然後參觀這家工廠自有的實驗室,

裡面測試的機台種類比台灣標檢局的多更多。

除了標檢局測試的三項:落下/行走/裝載,

裡面還有測試拉鍊耐拉,測試配件廠供應的零件有沒有合格,測試包裝紙箱等等。

真的是很狂,難怪對自己生產的東西這麼有信心。

最後參觀這次生產新品要搭配工廠獨家研發的專利,

不得不佩服工廠老闆的腦袋,想出了一個在拉鍊款行李箱上減少瑕疵增加耐用程度的設計,

什麼樣的老闆,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公司。

老闆時刻努力,對工廠管理的要求,效率的改善,研發的進步,產品的負責,

不僅我下單能放心,我的客人使用上更能安心。

品牌用更高標準來生產,希望盡快能做出新款產品,

我等不及看到搭載最新研發專利的優質行李箱上架了。

新款開發日誌:https://www.withme.tw/process